在NBA这个充满竞争的舞台上,自律常常被视为球员成长为巨星的必要条件。许多球员为了达到顶尖水平,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努力。我们看到,乔丹在凌晨四点的训练馆、詹姆斯在饮食与训练上的严格控制、库里对体重的精准管理,这些都是自律的典范。然而,在这个看似自律与努力决定一切的舞台上,却有一群球员凭借天赋在联盟中掀起波澜,他们的存在无疑让人质疑:自律在天赋面前是否真的一文不值?
提到“不自律也能成巨星”,丹尼斯·罗德曼无疑是绕不开的名字。这位被球迷戏称为“大虫”的球员,从进入联盟起便是“问题球员”的代名词。在公牛时期,如果不是乔丹和教练的“铁血管控”,他早已淡出NBA舞台。罗德曼的生活不拘小节,嗜酒如命,经常在训练前带着酒气到场;他的花边新闻不断,甚至因派对缺席训练。尽管如此,罗德曼在赛场上却如同变了一个人,他凭借出色的篮板预判和拼抢意识,成为NBA历史上最顶级的篮板手之一,7次夺得篮板王称号。
查尔斯·巴克利,以“空中飞猪”著称,身高1米98却常年保持240斤的体重。他的“不自律”几乎都写在“体重”上,嗜甜如命的他在训练后总要享用美食,甚至在采访中直言“甜食比训练更重要”。巴克利的体重问题曾导致伤病,但这并未阻止他在NBA书写传奇,成为历史上最矮的篮板王,1992-93赛季场均28.3分11.9篮板,带领太阳队杀进总决赛,展现了他的强大实力。
卢卡·东契奇的“不自律”与前两位不同,作为独行侠的核心,他的“松弛感”让人惊讶。东契奇在休赛期被拍到“发福”,甚至不太在意体型管理,常常带家人度假,训练计划也多以“保持状态”为主。然而,东契奇在赛场上的表现却让所有人闭嘴,2022-23赛季场均27.9分8.2篮板8.1助攻,成为唯一一位场均“27+8+8”的球员。
魔术师约翰逊是80年代NBA的绝对门面,然而他的职业生涯因不自律留下了遗憾。他在巅峰时期流连于各种派对,甚至在比赛前夜外出狂欢,最终因感染HIV病毒不得不在32岁时退役。尽管如此,他的成就依然令人惊叹:5次总冠军、3次总决赛MVP、12次全明星,创造了“Showtime”湖人时代。
沙奎尔·奥尼尔,NBA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中锋之一,却以“懒惰”著称。他在训练时经常敷衍了事,饮食毫无节制,体重最高时达到350磅。尽管如此,奥尼尔凭借出色的身体天赋和技术,统治了联盟近十年,带领湖人获得三连冠,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连续三年当选总决赛MVP的球员。
威尔特·张伯伦被称为“非人类”,他的天赋在60年代的NBA完全是“降维打击”。身高2米16,臂展2米34,张伯伦在场上能打五个位置,创造了单场100分、单赛季场均50.4分等众多纪录。他的“不专注”并没有影响他的统治力,反而让人感叹他若专注于比赛,成就将更加辉煌。
在NBA的历史上,自律无疑是巨星的“标配”,但这六位球员却用实际行动证明:当天赋达到“逆天”级别时,自律或许只是“锦上添花”,而非“必需品”。 当然,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自律的重要性——乔丹、詹姆斯、库里等球员,正是靠自律延长了职业生涯,提升了历史地位,而罗德曼、魔术师、张伯伦等人,也因不自律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遗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ballbet贝博